醫(yī)生,這個牙齒矯正要兩年,實在太慢了,加大矯正力度,能讓時間縮短一點嗎?答案肯定是:不行!牙齒矯正力度要在合理范圍內(nèi),并不會出奇跡! 一、 這要從牙齒矯正的原理說起...
“醫(yī)生,這個牙齒矯正要兩年,實在太慢了,加大矯正力度,能讓時間縮短一點嗎?”答案肯定是:不行!牙齒矯正力度要在合理范圍內(nèi),并不會出奇跡!
一、這要從牙齒矯正的原理說起:
牙齒矯正的過程,就是給我們的牙槽骨進(jìn)行重新改建。我們的牙齒都是長在牙槽骨里的,像樹根深植在泥土里一樣。我們的牙齒不是在牙槽骨上一直不動的,它是有彈性的立于牙槽骨中的。
在牙齒和牙槽骨之間還存在著一種物質(zhì)——牙周膜。牙周膜具有彈性和韌性,使我們的牙齒有一定松動性,可以避免受到傷害,用手指輕輕晃動牙齒就能感覺到它的存在。
牙齒矯正就是利用牙齒移動、牙槽骨跟隨生長的機制。牙醫(yī)利用矯治器給牙齒施加外力,牙齒就會在牙槽骨里緩慢的移動,受到擠壓的牙槽骨也會向牙齒移動方向生長,這樣就可以保持牙齒周圍牙槽骨的厚度,移動反方向的牙槽骨會被慢慢被吸收,回到正常厚度!
簡單來說就是:牙齒受力——傳遞給牙槽骨——牙槽骨生長——牙齒移動。
牙齒矯正時的轉(zhuǎn)移速率取決于牙槽骨的改建速率。年輕時新陳代謝旺盛,牙槽骨沒定型,轉(zhuǎn)移速率快,牙齒矯正速度也會加快。研究證明,每個月牙齒移動1毫米左右在安全范圍內(nèi)。
二、不恰當(dāng)加快速度會造成哪些危害?
1、牙周損傷
正畸治療中,牙齒移動是通過適當(dāng)?shù)某C治力,誘導(dǎo)牙槽骨改建來完成的,矯治力過大可能會引起牙周損傷,使牙根吸收變短,甚至牙齒過早的松動、脫落。
2、咬合功能障礙
正畸不光為了美觀,目標(biāo)是為了調(diào)整咬合。如果醫(yī)生沒有控制好牙齒的移動,該動的牙不動,不該動的反而動了,失去了原來尖窩相對的咬合關(guān)系,咬合接觸差,咀嚼效率下降不說,個別牙咬合力過大還會引起牙周損傷,導(dǎo)致牙齒松動。
3、牙槽骨吸收
前面提到正畸治療中牙齒移動的原理是通過適當(dāng)合理的力量,誘導(dǎo)牙槽骨改建來完成的,過度施力可能會達(dá)到反效果,或發(fā)生牙周的損傷牙槽骨吸收,使牙齒變短,牙髓壞死甚至牙齒松動脫落的情況。
溫馨提醒:只有在合理的牙齒移動速度下,才能在牙齒在健康范圍之內(nèi)矯正,一味求快只會損害我們的牙齒健康。所以大家要遵醫(yī)囑佩戴。欲速則不達(dá),希望每位整牙患者可以耐心等待牙齒的變化!